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宗旨 |
| 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始终以工程材料的研究、评价与应用中的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为根本。近年来聚焦高端装备可靠性与城市韧性战略发展需求,以消能减振前沿材料为核心,致力于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与共性技术研究,旨在通过消能减振工程材料科技创新为上海市大飞机、集成电路、核电等关键领域的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
|
|
|
重点方向 |
|
1) 消能减振前沿材料机理研究 2) 消能减振前沿材料应用基础研究 3) 振动环境与材料寿命评价研究 |
|
|
|
能力概况 |
|
重点实验室依托betway手机客户端,于2001年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类项目 8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国家及省部级科技人才近20人次,拥有减振技术、超构材料、减振材料、材料评价、人工智能五个研究室,聚焦先进阻尼材料、压电陶瓷、声学超构等前沿工程材料在重大装备结构减振上的应用基础研究,拥有3000㎡研发实验室和中试基地,配套真空感应炉等金属熔炼设备、压电陶瓷材料合成、器件加工和测试平台、超构全消声室、双混响室、吸隔声一体混响舱等设备近100余套。 |
|
|
|
组织结构 |
|
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betway手机客户端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杰研究员担任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运行管理。实验室聘请先进材料与消能减振领域的14名权威专家担任学术/技术委员会委员,对实验室发展战略、重大决策及研究方向把关。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陈蕴博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周良道研究员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betway手机客户端李小慧副总经理担任技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杨振国教授、同济大学翁大根教授担任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
|
|
|
运转机制 |
|
实验室按照《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沪科规(2022)6号)的精神,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持续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责任制和学术/技术委员会咨询制。 |
|
|



